跳转到主要内容

先锋人物候选人 | 杨路:全情投入,助力学生成长

1

杨路,现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教学事务部部长。她于2018年5月加入国际校区,较早参与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的开拓性工作。她是ZIBS办学项目的拓荒者,深度参与了学院7个学位项目的筹建工作,涵盖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团队招募、国内外招生到毕业审核等全过程,帮助学院稳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盘。她是学院大教学系统的设计者,从无到有搭建了ZIBS覆盖本、硕、博和中外学生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结合学院学位项目多、学科交叉广、学术与业界相融合的特点,完善了兼跨管理、经济、传媒等学科,融合“学术+业界”的人才培养生态化机制。她是学生思政工作的亲身参与者,作为学院党总支委员,主动践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校企党建结对、专业实践基地和实践教授团队建设、学生始业和毕业教育设计、学生困难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学院和校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七个学位项目 七倍全情投入

1

自2019年初加入尚在筹建中的ZIBS,杨路接手的第一份工作便充满未知与挑战。她一边继续负责中国学项目的招生及管理,一边挑起了各个学位项目筹建与运行的重担。从2019年的首个学位项目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开始,到如今7个学位项目的规模(1个博士项目、5个硕士项目、1个本科项目);从制定与论证培养方案,到做好课程设计与师资安排;从启动国内外招生宣传及招录程序,到执行好各培养环节,特别是设计与支持好论文评审与学位申请等关键节点——每个项目都需要这样从头开始设计、梳理与试运行。7个学位项目,7倍的热情与投入,才能夯实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盘。

而她与每位ZIBSer的奋斗故事,也从首届iMBA“春日来‘浙’”见面会、首届国际金融硕士(iMF)始业教育及选课指导、首届数据科学与工程(iMDS)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首次国际传播与管理(GCM)本科专业培养论证会等许多个“第一次”开始,一路走来。学院每个学位项目初创时期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见证了ZIBS每一位新生满怀希望的入校,到收获满满的毕业,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三大交叉方向 三维系统联动

1

ZIBS专业项目涉及人文、社科与工科三大领域的交叉融合,在管理过程中,杨路结合学院自身发展情况与学生特色,紧密联动学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以及数据中心等合作单位,结合各学科具体培养与建设要求,联动企业生态与海外资源,保障了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她积极联络合作单位,协同理顺学科要求,确定论文全流程管理机制,保证了学院较高的论文通过率和按期毕业率。同时,她根据专业学位特色,积极对接业界资源。她牵头与蚂蚁集团合规部门推出“合规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积极开展企业课堂,签约落实学生实践基地并完成首批人才输送,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合作中形成的合规案例研究也入选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她深度参与数据科学与工程(iMDS)和戏剧与影视(iMFA)项目的培养环节,注重开展课程互通与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探索所在学科与学院特色化专业发展新方向。

一片赤子之心 一腔育人情怀

1

杨路主动践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服务学生、管理育人。商学院专业类型多样、学生群体组成较为复杂,中外学生的背景差异较大、学习诉求也不尽一致;全日制、非全日制群体在教学管理上也有较大差异。对此,她带领教学团队,通过组织学生座谈会、定向开展学生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诉求,积极探索创新方案,不做“一刀切”,努力提升学院教学管理的“温度”。在与非全日制同学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同学们的上课时间受到工作等影响较大,她主动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安排与选课方案,帮助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心,最终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学院党总支委员,注重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党建引领,切实推动学院党组织与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线的联动与配合,落实谈心谈话工作。作为组织委员,每年结合党日活动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项建设工作;设立“COMPASS”教师发展计划,组织课程思政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同时,她积极推动通过支部活动联动企业资源,随支部一起前往天通集团、兴业银行嘉兴分行、鸿翔集团等,落实学生实践培养和行业导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