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大国际校区到祖国西部去!“元气”男孩这样诠释家国情怀

2021-05-30

他来自浙江一个小县城

朝乾夕惕,求是创新

在ZJUI,他接受了国际化的工程教育

一步一印,行稳致远,走向国际

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青年学子风采


临近毕业,怀揣责任与担当

他矢志不渝

将带着国际视野和创新引领的使命

踏上西部支教的旅程

他说,

要“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生难忘的事”。

1622894303335735.jpg

人物介绍

汤志展

浙江台州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青年志愿者西部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学生会主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701班 班长

曾获浙江大学三等优秀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员、校级社会工作标兵、对外交流标兵等

四年青春

“如果让我说我这几年学会了什么,我想是严肃活泼”

回忆起初入ZJUI的那段时光,汤志展不禁感慨那时的自己是如何稚气未脱,无穷尽的澎湃热血总是期待着恣意挥洒的出口。而在与ZJUI辅导员老师的不断交流,与学长的不时沟通请教中,他坦言,严肃活泼成了他整整研习了两年,也许将一直研习的一门学问。

在校区学生会的工作,让他从实战中加强了对这门学问的体悟。提及学生工作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他沉默片刻后,讲起了国际校区第一次迎新晚会的准备事宜,同时也是校区全面启用后,第一次在学术大讲堂举办迎新晚会这类大型活动。

1622894423697141.jpg

组织迎新晚会

“那时连手机都不敢关机,一有电话就要马上接起来。”回忆起那时的辛苦,汤志展笑着谈到,“谁都没有在大讲堂里办过晚会,大家都是第一次,开一个好头非常重要。”原本活泼洒脱的他在那时候也收起了平日的嬉笑,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和尽善尽美的要求处理接踵而来的事物,即使在期末考试的前夜也没有一刻松懈。当最终迎新晚会开幕的那一刻,他说心中的成就感、凝聚力、归属感简直无以言表。这段难忘的经历也激励了汤志展,让他更积极的投身于各种学生工作和社会工作中,短短两年,他便获得了“三星级志愿者”的称号。

1622894552959501.jpg1622894667859972.jpg

参与志愿者活动(左图右一,右图左一)

1622894913961638.jpg

组织国际文化节(右一)

党员担当

“留美期间组织海外党小组,团结抗击疫情,保障同学们的安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身处何地,汤志展都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大三赴美交流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立刻按照党支部要求,迅速组织身边党员,成立海外党小组,并快速作出响应,对所有在美交流的ZJUI同学的住址、物资等情况进行了统计,组织党小组按照“住宿地就近”原则,按区域划分并确立每个区域的联系人,有效组织、联系所有ZJUI在美交流学生,增强家校互动。作为区域联系人之一,他充分发挥了一名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1622895095308626.png

分发抗疫物资(左一)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作为党小组指定的区域联系人,他和其他党员同学每天统计同学们的体温,做好同学们的出入报备。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党员们轮流外出帮大家采购生活所需的物资,减少了其余同学们的感染风险,“最终所有同学都平安健康回国,也是我们最好的安慰”,汤志展如是说。

国际视野

“眼中有国际视野,胸中有家国情怀”

谈起“国际视野”,所有ZJUI的学生都耳熟能详。这既是国际校区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也是所有同学熟稔于心的自我要求。汤志展也不例外,不少国际会议、国际赛事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不仅开拓了他的视野,也使他在中西比较中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2018年11月,大二的他参加了国际学生领袖交流营,围绕着“国际组织与青年领袖——多元化舞台”这一主题,就青年领袖应该以何种姿态来面对更加多元化的舞台、青年应当如何多渠道参与国际组织、专业性人才将对国际组织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等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1622895164204302.jpg

参加第四届国际学生领袖交流营(左二)

2019年12月,大三的汤志展在ZJUI助理教授谭述润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第四十二届光子与电磁学研究国际研讨会(PhotonIcs &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um简称PIERS)。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一种改进的基于GNSS信噪比测量的土壤含水量估算模型(An Improved Model For Soil Moisture Content Estimation from GNSS SNR Measurements)》的学术报告。该报告是他们所参与的SRTP(挑战杯)项目成果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GNSS卫星信号进行土壤湿度测量的理论模型,可在日后应用于更低成本,更高精度的土壤湿度测量。

1622895220207416.jpg

参加PIERS国际会议(左一)

支教理想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

在身边的同学都在忙着申请出国深造或准备国内读研、就业时,汤志展却做了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大胆决定——他要去西部支教。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不理解,汤志展显得很坦然,“在大学四年里,我去过很多地方,比如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实践、去美国交流学习等等。正因为我看过外面的世界,我希望把这些更广阔世界的见闻和知识带给西部的同学们。不仅仅是帮助他们走出去,更要紧的是希望他们能树立走出去的意识,拥有更辽阔的视野。” 他说这也是他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习主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对他的影响,“在国际校区,在ZJUI,我们享受着整个浙大最为国际化的教育资源,我很希望能把我在这里所学所得带到欠发达地区,发挥一点点的光,帮助那里的人。

诚然,汤志展也是从小县城走出来,来到了ZJUI这个国际化的平台,他的一步一印都是“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和世界担当”培养理念的最好例证。他看遍世间繁华,却仍想去到大山里,为山区的孩子们送去读书灯,帮他们照亮未来路。他想身体力行,开拓创新,将国际化的理念融入支教工作中。

谈及未来,汤志展铿锵地告诉我们,入选支教团确实也对他的人生规划产生了不小地影响。日后,他可能也会更多考虑在基层发展,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1622895299386217.jpg

“眼中有世界,胸中有家国”,这句话形象概括了汤志展的四年大学生活。

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习,毅然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国际视野带进大山深处,把祖国山河绘成胸中丘壑。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他,以及更多的ZJU学子,持续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发光发热。

 

采访 沈杨 沈战宇,文 沈杨,编辑 沈战宇,责任编辑 张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