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以下称国际校区)是浙江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提升浙江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战略办学基地。国际校区选址海宁,由浙江大学和海宁市合作建设,2016年实现首批招生,2017年校园全面落成。
国际校区实现了高水平起步,办学成效显著。2019年,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2022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实施《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昆山杜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方案》。国际校区秉持“以我为主、高水平、一对多”的办学定位,与排名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学合作,建成2个国内最高水平的“4+0”模式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聚焦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方向)和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聚焦电子电气、计算机与信息方向)。设立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探索建设面向全球化、数字化的国际商学院,打造科技金融创新高地。成立浙江大学长三角国际研究生院(筹),探索国际联合、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新机制。目前,在校学生3033人(其中本科生1646、研究生1022、博士研究生365),留学生450人。
国际校区构建了融合东西方优势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三届本科毕业生以出国深造为主,TOP20国际顶尖名校录取率76.9%,海外全奖博士项目录取率14.4%。高质量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共培养包括来自89个国家的430名留学生。
设立国际联合创新中心,成立了11个国际研究中心。集聚一批省部级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基地),建立了一批校企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了学科交叉联动国际创新要素集聚的科研布局。构建了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形成了中国和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院士集群,外籍教师占比40.3%。
依托国际校区组建浙江浙大国际联合创新中心,成立了信息电子国际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科研机构12个,科技部光电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葡萄牙“一带一路”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国际合作研究平台9个。集聚了一批包括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10余位科技领军人才以及来自14个国家的75位专聘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国际化一流师资队伍。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以下简称国际校区)是主动服务国家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浙江大学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办学基地。国际校区选址海宁,由浙江大学和海宁市合作建设,2016年实现首批招生,2017年校园全面落成。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际校区实现了高水平起步,办学成效显著。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实施《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昆山杜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方案》。

国际校区秉持“以我为主、高水平、一对多”的办学定位,建成2个高水平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设立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国际校区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全球60余所世界名校建立合作,成立了包括先进光子学、工程生物学、信息电子、功能高分子等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0余个,依托国际研究中心建设了科技部光电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葡萄牙“一带一路”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国际合作研究平台16个,参与建设了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集聚了一批包括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10余位科技领军人才以及来自15个国家的87位专聘教师和英美伙伴高校兼聘教师60余人组成的高水平、国际化一流师资队伍。 

国际校区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打造接轨国际的教学模式,建立全过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构建了融合东西方优势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目前,在校学生规模3119人(其中本科生1755、研究生1364),含国际生454人。五届本科毕业生境内外深造率约90%,境外深造中TOP20高校录取率约80%,直博录取率约30%。

(数据截止2024年9月30日)

 

contact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