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汇聚国际一流的科教资源,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需求,构建国际化开放协同、产教协同的创新生态,打造国际合作创新高地和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校区现有3个办学单位,11个国际研究中心,共启用实验室137间,其中科研实验室96间,教学实验室41间,实验室总面积逾2万平方米,超过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共69台。校区正在积极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为国际交叉研究开展,及区域高质量发展起关键支撑作用。
3 个
办学单位
11 个
国际研究中心
137 间
实验室
96 间
科研实验室
41 间
教学实验室
科研动态
狄大卫教授团队在《自然》发文:新型半导体技术造就世界最小LED
北京时间3月20日,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先进光子学国际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狄大卫教授和赵保丹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自然》(Nature)上发表科研成果。其研发的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micro-PeLED和nano-PeLED)达到了传统LED难以触及的90nm尺寸新极限,同时降尺度过程仅造成微弱的性能损耗。狄大卫教授团队在《自然》发文:新型半导体技术造就世界最小LED
2025-03-21
ZJE陈迪团队《细胞》合作发文!发现肿瘤新型突变
癌症,这个让无数人闻风丧色的疾病,其实是一场发生在人体内部的“基因战争”。细胞内的基因突变逐步发生、逐渐积累,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和分裂控制,进而影响着癌症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扩散与转移。 研究基因组突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癌症的生物学机制,还可以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线索。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些突变,希望找到战胜癌症的突破口。 2月13日,…ZJE陈迪团队《细胞》合作发文!发现肿瘤新型突变
2025-02-14
ZJE“蝙蝠侠”Aaron研究成果登《自然》!揭示蝙蝠的进化奇迹
蝙蝠是唯一能够进行主动飞行的哺乳动物。为了适应飞行带来的高代谢压力,它们进化出了独特的应激耐受机制。这种机制与蝙蝠对病毒的天然耐受性密切相关,因为许多应激副产物与病毒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相似。ZJE“蝙蝠侠”Aaron研究成果登《自然》!揭示蝙蝠的进化奇迹
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