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校牵手十载,学在海宁有感。为深入了解学生在海宁学习生活的体验,征集学生关于海宁市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市校共建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迈入新征程助力,5月23日下午,国际联合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屈利娟与校区20余位本科生、研究生代表畅聊“学在海宁”的体会。
“交流中发现这么多同学有意愿留在海宁、长三角区域发展,令我非常欣喜。”屈利娟对同学们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海宁市人才引进的政策并希望留在海宁就业表示支持,并表示要逐步建立海宁市头部企业与校区学生的联系,促进市校产学研融合,为学生在海宁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支撑和指导。
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均为本科生、研究生中的高年级学生,在海宁学习生活已有较长年限,他们普遍关心“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的建设进展与海宁市建设品质潮城的城市发展目标,纷纷结合专业知识、自身与身边师生的经历等,为提升海宁市公共服务品质、改善引才育才环境、优化公共交通系统、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名片等积极建言献策。其中,有关于优化海宁市绿色出行网络的提议,有关于养老产业升级的构想,有对于依托文旅产业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推广的创意,更有细心的同学甚至关注到校区周边便利店的分布、海宁特产店的设置、公共垃圾桶的摆放点位、公交车等待时长、公共自行车运营App的功能性等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屈利娟指出,同学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对于市校合作、城市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展现了浙大国际校区学子的宽广视野和关切“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的情怀担当。她勉励同学们要保持这份关心天下事的热情和投身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志向,不仅要能提建设性的意见,还要能运用自身所学去改造世界。
海纳居·悦谈是校区领导与广大师生开展经常性、机制性交流的重要平台,交流主题从当下的学习科研到畅想未来,从校区规划发展到城市建设配套等,广纳言,集众智,更好服务和推动国际校区事业发展。
(文:陈晶妍;图:孙晓蕾;责任编辑:薛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