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大到牛津
|
立志生医,交叉转化 |
2021年的申请季,朱思蕾同学收获满满,共得到十多所世界知名院校offers: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康奈尔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杜克大学
卡耐基梅隆大学等
早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就立志于探索生命科学领域,朱思蕾梦想通过科研手段,把解决疾病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用于临床,造福大众。在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的四年里,她一点点地探索圆梦的道路,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牛津、剑桥等顶尖名校的全额奖学金录取。最终,她选择了牛津大学,以全额奖学金资助的博士生身份,进入临床神经学学习。
01
注重科研,不断探索
朱思蕾同学有着非常丰富的科研经历。她曾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神经所、帝国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中有过历练。
在最开始挑选实验室时,神经科学这个热门的领域吸引了她的注意,她便抱着尝试的心态在探索。她最初尝试神经科学的分子实验,但由于成果转化距离临床应用非常遥远,因此她决定更换方向、继续探索。后来在中科院神经所交流期间,她主动找不同研究领域的教授们交流,对神经科学的不同分支积累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她发现,作为工程学和神学交叉学科的神经科学成像领域,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患者康复,又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便决心在这个方向钻研下去。
除了丰富的实验室经历外,ZJE的学习生活还培养了她许多其他的加分能力。课堂内外和教授们的交流、tutorial(讨论课)上运用英语的锻炼机会,以及出国交流项目都很好地提高了她的口语能力,使其成为面试中的闪光点。ZJE教学中重科研素质的培养以及同学们之间的良性竞争也都督促她在科研道路上的前进。
02
主动出击,交叉进化
在明确自己的目标之后,朱思蕾同学积极地在这个领域中积累实验室经验,为以后的申请做准备。在大三寒假,她远赴以理工科见长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行实验室学习。在英国实验室的这段时间里,她感受到导师与学生平等、友好的关系,实验室氛围也非常轻松。这些都让她坚定了到英国深造的念头。
在大三暑假,她勇敢地抓住机会,主动联系斯坦福大学的导师,并获得了宝贵的实习机会。但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她只能在一个浙大玉泉校区的合作实验室完成实验。期间每周的远程组会,她都会认真准备,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处细节。这些都给她的导师以及带教的博士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为她申请时得到高质量的推荐信奠定了基础。
想申请交叉学科,就不能只有生物背景。与工程学领域交叉,就必须具备数学和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她主动寻找资源,在大三、大四时,在学科专业的网站上通过相关学科的考试,获得有认证的成绩单,作为自己有关于工程学背景的证明。
刻苦踏实的性格、超出同龄人的口语水平、富有含金量的推荐信以及医学和工程学的交叉背景都为她铺平了去牛津深造的道路。通过自己认真浏览官网获取信息以及参考学长学姐对项目的推荐,她开始向英国的大学递交申请。不同于美国,英国研究生的申请需要学生先自己联系导师。在不断交流获得了导师的认可后,再通过网申以及委员会面试,最终收获offer。
03
多元发展,全面平衡
在ZJE的四年是充实忙碌的,朱思蕾同学要平衡实验室和专业课,平衡专心学业和陪伴亲人,但高效的时间管理使她能游刃有余。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让她找到了跑步这个放松方式,经常的体育锻炼让她在浙江大学运动会径赛中收获了3银1铜的好成绩。在暑假里,她还曾去过柬埔寨做一带一路支教,和当地大学生交流,拓展了视野。
最后朱思蕾同学说,她非常期待未来几年在牛津的日子,希望可以平衡好学业和生活,广泛交友,多参与学院的各种活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做好临床神经学的成果转化,学成归国,投身祖国的生命科学技术建设事业。
文字| 陆平 赵予晴
图片| 朱思蕾
图文编辑| 郭子琪
责任编辑| 黄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