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大到北大,向阳而生,华丽绽放|2021届本科毕业生邱姗学姐专访

她是ZJE院刊《爱浙人》美编组元老

她是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

她喜欢记录生活,热爱摄影

她是2021届生物医学专业毕业生邱姗

以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突出的科研能力

被北京大学直博录取

 

 

01

积蓄力量,华丽绽放

1

采访过程中,邱学姐回顾了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坦言其实大一的自己并不优秀,也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对化学与数学的学习有些无所适从。到了大二,学姐调整状态,在学业上攻坚克难,与身边的同学们积极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大二一年,专业学习突飞猛进。“在学习的路上,永远不要限制自己的高度,只管一门心思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

 

关于科研,学姐一直坚信,脚踏实地,多接触多了解。科研的路上,需要探索的决心,需要敢拼敢闯的勇气。

学姐除了利用寒暑假在本校多个实验室进行科研实习,也在大三,抓住课程学习的机会,在寒假加入了Dr. Gedi Luksys爱丁堡的实验室,从事学习记忆与决策的神经计算机制的研究。在此项目中,完成了90余名志愿者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运用Matlab分析时间、风险和新鲜事物等因素在混合效应模型中对学习表现的影响。

由于出色的实验表现与认真的实验态度,邱珊以三作的身份在第12届欧洲神经科学学会联盟(FENS)神经科学大会中展示海报。同时,学姐也强调,在大胆尝试的同时,也要注意申请流程细节的把控。大二暑假,邱姗申请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科研实习,通过层层筛选,学姐脱颖而出。在申请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却忽略了一个细节:该研究中心是政府机构,需要政府审核,规定只招收大三及以上实习生。原计划的科研实习只能遗憾变为一场研究所参观。

 

 

 

02

明确方向,砥砺前行

 

2

 

对于出国还是保研,邱姗也摇摆不定。大三寒假,恰逢疫情初始,寒假在爱丁堡大学的科研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商店口罩一扫而空,这让学姐对国外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丝恐惧。疫情当头,大三赴国外暑研的计划遥遥无期。于此同时,大三暑假在国内的实验室经历,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实验室氛围,更是让学姐感受到,国内科研环境的巨大进步。她开始调整努力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着手了解国内实验室的科研情况。

她认为,为了确认自己对某一方面研究是否真的感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直球”,勇敢地提出申请,到实地去了解,通过亲身体会来确定自己与此类课题的契合程度。在保研选择方向前的暑假,学姐去往了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的实验室,他课题组的一个课题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对微型显微镜进行技术创新,去巧妙地解决各种有趣的科学问题。在那里她坚定了自己要去北大,去程院士实验室读博的决心。

 

 

 

03

回顾过往,坚定前行

 

0

回顾刚刚过去的本科四年,那些朝夕相处的人是邱姗学姐最难以忘怀的——认真负责、风趣幽默的老师,团结友爱、有着各种各样闪光点的同学们……比如学姐的一位好朋友,十分擅长交际、搜罗和利用各种信息,从上课教室的调换到各种实验室的信息,她总是最早知道。说到这里,学姐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培养主动搜集信息的习惯,搜集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对于博士学习尤其重要。

邱姗谈到,对于实验室,博士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课题负责,进行更为独立的研究,这点相对于本科进行的科研,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04

给学弟学妹的话

 

邱姗学姐认为自己在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做计划”,在学期刚开始时阅读课程手册,标记整理出各个作业的上交时间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更有计划地完成任务,在每份作业的反馈下发后,总结整理每次的分数和建议,也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图书馆、健身房,都是学校里很好的资源,图书馆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健身房又为同学们提供了更方便的锻炼条件,这些资源都值得同学们珍惜。对于大一的学生,邱姗学姐说,不要害怕试错,要给自己试错的机会,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珍惜社团以及体育等方面的资源。而大二学习就变得繁忙了很多,学习小组就显得更为重要,同学们可以分工合作,就能减轻一些学习上的压力和负担,也能起到更好地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