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成一周年 | 专访国际校区竺可桢铜像作者

2023-11-18

2022年11月18日,国际校区竺可桢铜像落成揭幕。这是继玉泉校区、紫金港校区后在浙江大学落成的第三尊竺可桢全身铜像。

在国际校区竺可桢铜像落成一周年之际,小编采访了铜像的创作者中国美术学院潘锡柔教授。让我们跟随创作的故事,重温求是精神,致敬一生笃行不怠的竺可桢老校长。

留美归国,志存高远

国际校区竺可桢像聚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校友、浙江大学老校长这一两校文脉交汇点,以“归来·远望”为主题,展现竺可桢老校长远渡重洋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哈佛大学学成后,不改初心,毅然拒绝美国多所大学邀请,踌躇满志归国,就任浙江大学校长,从一个科学家成为了一个教育家,以振兴文化教育事业来报国的风采。

在创作国际校区竺可桢像时,潘锡柔曾面临不小挑战:一是竺可桢老校长的相关资料留存较少,且多是平面照片,这对创造立体雕塑来说挑战很大。二是从年轻到年老,竺可桢老校长的面相变化较大,国际校区竺可桢像是他刚学成归国时期,面相与大家熟悉的竺可桢先生老年时期区别较大,如何让大家认同这个竺可桢铜像,同时又写实青年的竺可桢先生呢?

最终设计方案参照竺可桢青年时期以及在浙大任职时形象,并加以更加成熟化的艺术处理。竺可桢老校长之子竺安校友在看过铜像设计方案后表示,铜像不仅形似,而且展现出了 “向前、努力、奋发、有高的追求”的精神气质。

矢志报国,知行合一

心怀“国之大者”,永葆“家国情怀”是竺可桢老校长,也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写照。在那个时代,一批批学子远游海外,学成后迫不及待地奔赴祖国的怀抱,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潘锡柔介绍,三座铜像虽展现竺可桢不同年龄阶段、角色身份也各有不同,却又一脉相承。玉泉校区铜像设计参照竺可桢老校长在进行社会活动时的样子,紫金港校区是他在野外科考的样子,国际校区则是他学成归来矢志报国的样子。

1987年,第一座竺可桢像在玉泉校区落成。

2007年,紫金港校区月牙楼前矗立起竺可桢像。

2022年,竺可桢像在国际校区落成。

这三座铜像体现着竺可桢不同的身份角色:大学校长、气象学家、归国学子,身份有变化,年龄有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他的家国情怀。作为大学校长,他西迁办学,坚守育人,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作为科学家,他严谨治学,终身以之,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作为归国学子,他矢志报国,知行合一,一身风骨留与后人。

求是精神,薪火相传

1936年秋天,竺可桢老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提出了“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经典问题。次年在战火之下,浙江大学开始了长达2600公里,历时近九年的西迁办学。1938年秋天,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竺可桢老校长提出“求是”两字作为校训。他是“求是精神”的积极倡导者,也用一生笃行将求是薪火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浙大人。

“我出生在上海崇明岛农村,家里贫下中农,饭也吃不饱,能有今天,全靠中国共产党。”潘锡柔教授出生于1935年,经历了国家危难、兵荒马乱的岁月,也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他个人也得以从事热爱的事业,用雕塑诠释理想。与他务实的创作风格一样,他谦虚地说:“在雕塑创作上,能够做到像已经是很好了,其他的都靠他人评说了。”

一位“塑”说理想,一位学成报国。历经岁月沧桑,潘锡柔老先生将一生献给热爱的雕塑艺术,竺可桢老校长将一生献给我国科学、教育发展,情感的强烈共鸣让潘老决心为竺老塑像,以展现这位科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的风骨,这才使得几尊竺可桢铜像格外神形兼备。

今天,无论在玉泉、紫金港还是国际校区,每当我们走到竺可桢老校长铜像前,总不免放慢脚步驻足瞻仰,深思老校长留给我们的两个问题,与他展开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追寻竺老脚步,弘扬求是精神,唯有时刻保持坚韧和纯粹,勤勉学习、工作,以“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状态,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航行中破浪扬帆、一往无前!

(文:孙晓蕾,凌子旭;图:潘宇峰,浙大档案馆,浙大图库,高兴就好,朱周越;视频制作:高兴就好;图文编辑:李亦楠;责任编辑:薛倩;审核:吴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