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这场学术年会启新篇!

2024-01-16

1月13日-14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举办2023学术年会。国际校区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寒莹出席并致辞,海宁市委书记曹国良出席并颁奖。国际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屈利娟出席并揭牌,副院长吴健主持主论坛开幕式。国际校区全体班子成员,各办学单位、各部门、各研究中心负责人,企业家代表、校友代表,中外师生代表参加会议,2.2万余名观众通过线上直播观看。

本届学术年会共设1个主论坛、8个分论坛,邀请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余所高校和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分享在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工程、商学等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营造国际化、多学科、科教产融合的创新学术氛围,共话“科教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国际合作教育挑战和未来。

李寒莹首先向支持国际校区发展的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国际校区作为浙江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办学基地,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持续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衷心希望与会嘉宾和师生能以学术年会为纽带,在务实高效的学术交流中迸发创新火花,共同推进科研开放合作,共享学术创新成果,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吴健作国际校区2023年度学术工作报告。2023年,国际校区学术和科研工作亮点频出,多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多式联运物流大模型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科技园等一批重大科创平台相继落地,“科教人产城”一体化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会上回顾了国际校区历届学术年会产生的28项优秀学术成果。25项主要完成人为青年教师的成果,印证了校区学术和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印证了青年学者的成长进步。李寒莹、曹国良为2023年度优秀学术成果奖颁奖。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阚阅与屈利娟共同为“国际合作教育研究中心”揭牌。国际合作教育研究中心由国际校区和教育学院共同成立,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在办学和学科的双重优势,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教育政策和理论研究,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专业的智库支持。

陈家明作题为A Fine Balancing Act: The Rold of Cell Death in Organismal Homeostasis 的主旨报告

Gehan Amaratunga作题为 Quantum Dots to Light 的主旨报告

罗卫东作题为《道德与经济》的主旨报告

坏死性凋亡研究领域知名专家陈家明作题为 A Fine Balancing Act: The Rold of Cell Death in Organismal Homeostasis 的主旨报告。陈家明教授是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3的发现者。他在报告中介绍了RIPK3 和相关的 RIPK1 在促进免疫因子表达、组织修复的过程和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重要功能。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Gehan Amaratunga作题为 Quantum Dots to Light 的主旨报告。介绍量子点是一种高效的无机光转换材料,可用于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模式。通过湿化学处理控制其尺寸和组成,提供了丰富的光学吸收和发射选择。它们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佳显色指数和最宽色温的智能照明有吸引力的介质,还可以用于光子到电子-空穴的转换,用于光伏和图像传感。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罗卫东作题为《道德与经济》的主旨报告。探讨并揭示了道德的生物学基础到构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全面剖析了社会行为的道德基础、道德的经济功能以及机制设计中道德与经济的平衡。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院长柯越海、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ZJUI)院长李德紘、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院长贲圣林主持主论坛主旨演讲。

德国工程院院士曾安平、Gehan Amaratunga院士、英国工程和技术学会会士Pankaj Kumar Choudhury、浙江省科技厅国合处处长奚灵平、阚阅教授、浙江大学科研院基础研究与海外项目部部长陈光弟、ZIBS教授文武(图左1至7)

圆桌讨论围绕Chat-GPT时代科研的改变等议题展开,由ZIBS教授文武主持。专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各类AI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减了语言与文化的壁垒,提高了国际合作的效率与深度,但人类本身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仍是不可取代的。专家学者们强调了学术协作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建立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野。针对外籍青年在中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有关专家们表示,应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市场,专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抓住中国经济转型及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

分会场1:ZJU-UIUC论坛(工学+方向)

13日下午,ZJU-UIUC论坛举行。论坛聚焦于工程领域的前沿与实践,邀请产业界与学术界的8位专家,共同探讨工程领域的前沿与实践。论坛设置ZJUI年度科研总结、产业界嘉宾主旨报告、ZJUI优秀成果报告、新进PI报告以及奖学金、优秀海报颁奖环节等。

分会场2:2023 ZIBS 青年学者论坛暨第三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

13日下午,ZIBS论坛以“革新未来:商业卓越的前瞻之路”为主题,由“青年学术论坛、产研成果展示、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三部分组成,聚焦数据智能、环境科学、金融科技等议题,为全球商业、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别具洞察力的见解与策略。浙江大学博士生创新论坛暨2023 ZIBS博士生论坛于次日顺利进行。

分会场3: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论坛

13日下午,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论坛召开,李寒莹致辞并介绍全重建设情况,6位实验室常驻教师做学术分享,全重副主任张兴宏教授和生物醇基航油方向负责人李正龙教授作总结发言。

分会场4:信息电子学论坛

14日下午,信息电子学论坛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柔性电子、水凝胶、微纳器件、热电多物理场、电磁超表面等主题做学术报告。

分会场5:“潮涌”博士后论坛

14日上午,国际校区第二届“潮涌”博士后学术论坛以“多元融合,前沿交叉,探索创新”为主题,汇聚了70余位专家学者和中外籍博士后, 7位优秀博士后进行了学术分享。“潮涌”博士后学术论坛是国际校区青年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强调学科交叉和中西汇聚,旨在为博士后们搭建互鉴互赏,交流思想的舞台,展现优秀青年学者的风采。

分会场6:医学人工智能创新论坛

14日上午,浙江省医疗数据产业研究会与国际校区联合主办医学人工智能创新论坛,以“智汇数联,共创医疗未来”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医疗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展开深入讨论,带领参会者深入了解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疾病预测、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等方面的实践和创新,以及如何应对医疗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分会场7:青年PI论坛:科教产融合,“创”出发展“新”未来

14日下午,青年论坛暨“科学咖啡馆”系列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主题分享、项目路演、交流互动等形式展开,旨在激发青年科学家的科创热情,促进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并邀请投资界、科研机构等行业专家参加,为青年科学家和青年企业家提供一个成果转化、创业资源对接的优质平台。现场还进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与国际校区达成友好合作,崔佳欢团队与浙大科技园海宁启真孵化器进行入驻签约。

“国际校区学术年会”创立于2020年,以“海纳百川 塑型未来”为主题,是国际校区学术和科研交流领域的最高规格论坛。会议坚持与海内外学者分享交流前沿研究,成功营造了多学科、国际化、科教产融合的学术氛围,集聚了一批来自全球的杰出创新人才,有力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的区域联动和国际科技合作的创新发展。2024年,国际校区将努力推进“教科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开启学术创新助力事业发展新篇章。

 

(文:李亦楠,凌子旭;通讯员:任悦,张旖,陈槭丽莎,贾玲燕,郭倩倩,张旭阳,姜潇潇,洪何毓,赵晓菲;图:海蓝文化,各分论坛;图文编辑:李亦楠;责任编辑:薛倩;审核;吴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