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等全国十多家媒体走进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

2024-05-15

近日,“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新篇章‘浙江大学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举行。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艾静带队,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人民网、浙江日报、都市快报等全国十多家媒体受邀走进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了解校区在办学布局、人才培养、区域服务等方面的特色亮点,以及高质量赋能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屈利娟介绍,国际校区作为浙江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提升浙江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战略办学基地,自2013年浙江大学与海宁市建立正式合作关系以来,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战略咨询、区域服务等方面亮点纷呈,集聚世界一流人才科教资源,促进科教产高水平联动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大学国际化促进城市国际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

媒体团记者就校区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等问题与校区中外师生进行交流。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瞿海东陪同调研。

 媒体团一行随后来到紧邻校区的鹃湖国际科技城,深入挖掘校区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浙江大学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围绕浙江大学布局在省内创新平台开展深度调研采访,以一线视角、一手资讯,发现与思考、总结与凝练服务区域发展的浙大模式,一起走出浙大看浙大,多视角的镜头记录、多形式的图文呈现,深入挖掘浙江大学高水平服务省域现代化的新人新事、新题新解。

看看深度体验了“国际校区”的媒体们怎么说?

中新社

浙江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先行先试 培养行走世界的优秀人才

“在国内较早探索‘一对多’国际合作办学的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已经成为‘留学中国’的代表性品牌,汇聚了一批全球优质生源,吸引来自89个国家的七百余名留学生在此求学,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的杰出校友。”

人民网

以服务谋发展 看浙江大学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

青山碧水间,一座‘科教人产城’融合发展的校园坐落其中,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作为浙江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办学基地,自2013年浙江大学与海宁市建立正式合作关系以来,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战略咨询、区域服务等方面亮点纷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培育新质生产力 浙江大学高质量服务区域发展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主动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为契机,打造 ‘科教人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

科技金融时报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持续创新,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

“过去十年,浙大与海宁的合作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大学将进一步携手海宁凝聚共识,共绘蓝图,不断谱写校地合作新的篇章。”

美丽浙江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马来西亚大三学生,在海宁拿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马来西亚大三学生在海宁拿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项目聚焦港口废物管理‘解决大问题’。”

大潮

今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人民网等十多家媒体走进海宁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面向全球揽才育才,由中外名师授课,实行小班化教学、过程性评价,开展名校暑研训练,让学生们接受到融合中西优势、面向未来需要的教育。作为浙江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办学基地,国际校区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与评价指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和世界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

校依城而建,城因校而兴。围绕浙大优势学科,我市规划布局产业体系,催生、做强新兴产业。与浙大海宁国际校区一墙之隔的鹃湖国际科技城内,鹃湖科技创新园、电子信息创新园和生命健康创新园等应运而生。据统计,鹃湖国际科技城区域内已累计引进科创项目近200个,在这里,许多科技成果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社会的落地生根。”

 

(素材来源: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李亦楠;图文编辑:李亦楠;责任编辑:张旖;审核:杨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