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召开2025年寒假战略研讨会,共同探讨国际校区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凝心聚力攻坚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何莲珍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际校区应化挑战为机遇,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校区高质量发展。她强调,国际校区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有效把握办学风险,保障国际化办学行稳致远;要聚焦主责主业,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断强化中外合作办学核心优势;要广开思路,积极引才育才,搭建跨学科交叉平台,为青年教师设计清晰的发展路径,并精准支持外籍教师成长,确保他们在校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注重从微观着手提升办学质量,不盲目追求大而全;要积极谋划新机构、新项目,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稳步推进校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校区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敏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形势和国际竞争、面对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对教育转型和变革的要求等诸多挑战,国际校区要立足初心使命,紧密结合全球形势、国家战略、学校目标和区域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要加强系统谋划和整体布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和优化开放、交叉、和谐、诚信的学术生态,营造兼容并包、中外融合的文化氛围;要总结凝练优势特色,讲好校区办学故事,要大力拓展办学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国际校区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寒莹作题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及驱动力》的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从学校办学使命和发展愿景出发,围绕学校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国际校区当前工作的重点及驱动力,他强调,国际校区要解放思想,走在前列,以增量示范推动存量改革,完善“以我为主、中外融合”的合作办学模式,建设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加快建设示范性的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从“以我为主”向“为我所用”迭代,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潮流。
国际校区副院长吴健作题为《春暖花开向未来——国际化高水平科研发展思考》的报告,他指出,近年来,国际校区的科研经费与科研项目数量持续增长,自主申报的平台日益增加,产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论文,国际化特征明显。未来,国际校区将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和国际化科研布局,积极探索符合国际校区的科研发展与人才成长规律,厚植人才成长沃土,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拓展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倡导学术诚信与科研伦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有利于国际化科研发展的政策与支撑保障体系,培育标志性成果,推动校区科研能力和能级提升,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学。
国际校区副院长陈良作题为《国际校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的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他指出,国际校区在师资规模、人才结构等方面还有待提升,需进一步提高站位,克服困难,充分认识人才引育工作对国际校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引育并举、中西融合、分类发展等方式,打造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深度融合,跨文化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表现卓越的双师型团队,服务全球竞争力人才培养和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每个主题报告之后,会议安排了深入的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代表踊跃发言,集思广益,为校区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院长柯越海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更应保持定力、坚定自信,着力提升全球化人才培养能力,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推动高水平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教育强国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ZJUI)院长李德纮指出,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地缘政治的寒意,更要守护好学术共同体温暖的火种——这火种,让我们在每一个坚持探索真理的清晨,在每一间跨越文化隔阂的教室,在每一次危机中依然选择相信的握手。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院长贲圣林指出,面对地缘政治下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形势、人文社科的新形势,以及科创型商学院在突围中如何强化自身优势的新形势,ZIBS 会继续努力,通过合作与创新,着力构建多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中国走向世界。
国际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瞿海东指出,国际校区要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下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持续擦亮中外合作办学底色,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积极谋划,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全球教育格局,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他坚信,发展中的困难必将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在场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发展经历,在加大力度鼓励学科交叉研究、整合资源搭建科研平台、助推中国特色高质量本土化科研、优化青年教师成长支持机制、完善外籍教师引育留机制、坚持并发扬国际化办学特色等方面积极献言献策。
海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办公室党委副书记、主任苏冲,国际校区各办学单位、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并交流发言。
(文:李亦楠;图:刘帅印;图文编辑:李亦楠,刘帅印;责任编辑:张旖;审核:杨祎;终审:瞿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