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校区发展战略暨“十五五”规划研讨会召开

2025-10-11

10月10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发展战略暨“十五五”规划研讨会在国际校区多功能厅召开。会议旨在汇聚各方智慧,深入研讨校区及三个办学单位的“十五五”发展规划,共谋校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黄荷凤,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何莲珍,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徐信忠,国际校区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敏,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巫英才,海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嘉,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尹建伟,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赵云鹏,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史治国,人力资源处副处长杜悦,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吴锋滨,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怡,医学院院长助理、教学办主任阮恒超,海宁市国际合作教育发展办公室党委书记、国际校区院长助理孙国新等参加会议。

李敏作国际校区“十五五”发展规划(讨论稿)报告。她指出,“十四五”期间,国际校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校区的建设目标更加清晰,规模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升,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她深刻阐述了“十五五”时期对于校区发展的关键意义,明确了建设“国际化、有担当、高质量、可持续(Sustainable、Accountable、International、Leading,SAIL)”为核心的国际合作教育品牌,坚持贯彻“创新驱动、开放协同、文化引领、韧性发展、塑造样板”五大原则,通过优化办学布局、深化拔尖人才培养、构建高水平人才生态、驱动科研交叉创新、提升治理能力等五大板块总体布局,突出“小而精、特而强、国际化”特色,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她强调,要以此次规划编制为契机,凝聚校区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共同擘画校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巫英才主持会议并传达了学校2025年暑期工作会议精神,重点解读了学校从“一流”迈向“前列”的关键部署,要坚持“155”整体布局,以“九大战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承担者、国际学术的引领者,成为全球学子向往的创新沃土,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他强调,国际校区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试验田”和“排头兵”,必须勇担使命,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与学校全局。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院长柯越海从重点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引育、领军科研队伍打造、办学新领域拓展、文化互促共荣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ZJE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展现了一条清晰的厚根基、宽纬度和高站位的发展路径。

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ZJUI)院长李德纮针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展现了ZJUI致力于推动办学布局的优化升级、构建国际一流的育人体系,并在科研创新与平台建设上实现关键突破的决心,提出了破局、转型和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院长贲圣林指出,ZIBS以全球化、数智化、生态化为三大战略支柱,持续深化跨学科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数智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产教融合与科研转化,打造开放包容的全球生态系统,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竞争力的科创型商学人才,努力建成来自中国的领先的科创型全球化商学院。

在交流发言与专家点评环节,院士专家、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围绕规划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杨卫结合浙江大学整体发展历程,为校区在新阶段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提出了深刻而系统的建议。在深入剖析当前地缘政治变局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时指出,国际校区必须立足自身优势,从学校发展全局出发,构建差异化发展路径,在指标认同、内涵认同、地位认同、声誉认同等维度实现突破。面向未来,他建议校区要坚定“奔着百年大学走”的长期格局,探索可持续的办学布局,在治理结构、师资标准、学生规模与多样性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构建符合国际合作办学规律的制度体系,为浙江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出独特贡献。

黄荷凤建议,要强化成果导向,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标志性成果的培育路径与评价机制,切实增强校区的国际显示度;要完善育人闭环,系统开展毕业生发展调研,评估其在全球竞争力及知华爱华友华等方面的实际表现,为人才培养优化提供依据;要构建高水平平台,加强智库建设与国际教学质控,增强牵头组织国际学会、发起全球性学术议题的魄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品牌;要拓展办学格局,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校区各学院应思考如何突破传统办学模式,主动对接地方需求,通过共建国际医院、国际联合研究院等方式,与区域形成更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徐信忠结合其在欧洲的亲身经历指出,当前国际学生对中文的掌握程度与来华留学意愿远超预期,这为校区拓展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他建议国际校区积极打造全英文环境,完善国际化配套支撑,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让校区真正成为浙江大学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切实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大局。

海宁市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纷纷围绕校区发展规划积极建言献策。

下午特设分组讨论环节,特邀专家领导、校区领导班子、各办学单位、各部门、各内设机构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分为三个小组,聚焦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讨论成果在随后的分享交流中集中呈现,为规划的完善汇聚了广泛共识与务实良策。

何莲珍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效与意义。她表示,此次会议汇聚了顶尖专家的真知灼见和学校部门、属地的精准指导,激发了中外籍教职工的广泛共鸣与深度参与,为规划的完善与落地奠定基础。她指出,规划编制要提升“高度与站位”,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学校发展全局;要聚焦“深度与特色”,坚持“小而精、特而强”,凝练方向、突出重点,在推动交叉融合与国际化实践中培育标志性人物与成果;要拓展“广度与生态”,构建开放协同的发展共同体,强化校区、学院与科研平台的联动,深化与区域及国际伙伴的可持续合作。她强调,要始终坚守作为“浙江大学国际化窗口与战略高地”的初心,保持“虽面临挑战,但仍满怀信心”的定力,以开拓者、创业者的心态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确保国际校区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行稳致远。

本次研讨会是国际校区从“模式开创”迈向“引领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战略会议。校区将充分吸纳研讨成果,进一步完善“十五五”规划文本,凝聚发展共识,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助力浙江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校区领导班子,各办学单位、各部门负责人,中外籍教师代表等80余人参会。

 

(图文编辑:李嵩皎;责任编辑:李亦楠;审核:杨祎;终审:瞿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