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全球第三!国际校区学子交叉创新力量闪耀巴黎

2025-11-10

近日,从法国巴黎传来喜讯:在202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浙江大学国际校区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IZJU-China团队,从全球400余支顶尖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本科生组全球总排名第三,并一举夺得全球金奖、传染病赛道最佳、最佳元件集合奖、最佳建模奖提名等多项荣誉,刷新近十年来浙大在该赛事的历史最佳战绩!

pic

在这场汇聚了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数百支强队的生物学高水平学术竞赛中,这支年轻的队伍用融合科学、技术、商业、工程、设计等各个方面的wiki网站展示、视频和一场场精彩的答辩,展现了国际校区学子的非凡实力,也让“浙江大学”的名字再次闪耀在国际舞台。

交叉融合,锻造“π型”团队

iGEM不仅是一场科学竞赛,更是一场跨学科协作的实战。IZJU-China团队的成功,正是国际校区“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理念的生动写照。

团队汇聚了跨学院、跨校区的多元背景:核心成员来自国际校区ZJE、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ZJUI)等,并吸引了紫金港校区药学院的同学加入,同时还得到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同学的倾情帮助。他们打破专业壁垒,在实验、建模、编程、公众推广等方面各展所长,展现出“π型人才”的广度与深度。正是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使得团队在解决复杂的生物学问题时,能够从生物实验、计算机建模到商业策划等多个维度无缝协作。

pic

导师团队同样跨学科联动:来自ZJE、ZJUI、生命科学学院等的教授们联合指导,形成了一支多学科融合、国际化背景的导师组,为同学们提供了从技术路径到国际表达的全方位支撑。

科研实战,从课堂到赛场的无缝衔接

“本科生100%拥有实验室研究经历”,这在国际校区不是一句空话。从大一起,学生就有机会进入教授实验室,参与真实科研项目。备赛期间,同学们最常待的就是ZJE Biomed-X创新创业实验室,这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创新孵化器:实验室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实验仪器与研讨空间,并通过组织专题讲座、交流分享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从学术、技术到竞赛的全程指导,全方位支持科研实践。

iGEM的课题设计、实验推进、社会调研、公众推广——整个过程,正是校区“互动教学-知识实践-创新训练-科研实战”多阶递进教学模式的缩影。

pic
                                                                          FoCas平台工作原理示意图

团队成员在选题阶段就展现出极强的自主性与创新意识:他们不走传统路径,而是直面“抗菌素耐药性”这一全球性挑战,融合基因编辑与DNA折纸技术,打造出FoCas平台,展现出前瞻性的科研视野与创新勇气。

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在此结出硕果: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校区学子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并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300余项省部级以上重要奖项。

国际化育人,自信闪耀世界舞台

在国际校区,国际化不是口号,而是每一天的实践。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小班化互动课堂、频繁的英文演讲,让学生在决赛现场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们不仅讲清了复杂的科学问题,更与评委、观众们互动,“该笑的地方让全场都笑了起来”。

pic

日常生活中的国际化浸润功不可没:从创新创业大赛、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社团活动到书院组织的各类学生成长支持活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同学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书院不仅提供了国际化“一站式”社区极为便利的生活空间,更是中外学生的成长共同体。学术导师的近距离指导、跨专业同学的即兴“外援”、书院特色活动的组织锻炼……这一切,构筑了一个支持创新、鼓励挑战的微生态,也成为他们走向世界舞台的底气所在。

pic

这份荣誉,不仅是IZJU-China团队的青春勋章,更是国际校区推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印证。在国际校区这片国际合作教育的沃土上,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和世界担当的复合型一流人才,正从这里走向世界。

祝贺IZJU-China团队!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是一项面向全球本科生、高中生与研究生的生物学领域顶级赛事。参赛团队通过跨学科协作,运用标准化生物元件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自主设计并构建生物系统,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iGEM鼓励学生将实验室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生物学为工具,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创造积极价值。

 

(图:iZJU-China团队 图文编辑:郑易源   责任编辑:李亦楠  审核:杨祎   终审:瞿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