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加快推进科教产城融合发展——以海宁与浙江大学共建国际校区的实践为例

2023-11-06

1

11月6日,《浙江日报》理论周刊刊发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署名文章《加快推进科教产城融合发展——以海宁与浙江大学共建国际联合校区的实践为例》,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13年,海宁市联合浙江大学共建浙江大学国际校区,10年来,超常规集聚高端教育、科技、人才要素资源,推进科教产协同联动,创新构建高能级科创枢纽,在引才留才、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初步形成科教产城融合发展的浙大海宁模式,对全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

浙大海宁模式的基本经验

汇聚一流教育资源,构建高质量教育全球开放新格局。2013年,海宁市与浙江大学签署《浙江大学海宁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大学国际校区(浙江大学海宁校区)合作协议》。近年来,校地合作不断迭代升级。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昆山杜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方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截至目前,校地共同规划的92个合作项目已基本完成,建成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3个办学学院。目前在校本研学生3000余人,其中包括来自81个国家的425名留学生。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引进了来自15个国家的94名外籍师资,建立了覆盖五大洲13个国家46所高校(机构)的全球科研合作网络,联合成立了1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创建了12个省部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成为海宁乃至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金名片”。

营造国际化创新生态,打造科教产城融合高地。构建“大师+平台+项目”的互促引才模式,探索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设立总规模超10亿元的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发展资金用于专项支持高水平人才引进、高能级平台建设,设立总规模35亿元的鹃湖梦想基金、海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创投基金用于支持技术孵化和成果转化。在英国伦敦、美国硅谷分别设立海外创新中心,面向全球揽才,汇聚了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等8名外籍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和来自15个国家的154位青年科学家,其中有3名外籍人才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团队。深化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成立海宁人才科创集团,建立起政府、市场、企业、机构、资本等多元主体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及引育、评价、激励等机制,构建“引领海宁、辐射全省、面向世界”的全链条科研创新体系。海宁的人才工作考评连续多年获评嘉兴考核第一、浙江省优秀。

建设“一校(浙大国际校区)、一城(鹃湖国际科技城)、一廊(杭海城际科创走廊)”为主体的杭州湾北翼科创枢纽,以浙江大学国际校区为引擎,联动中科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培育了浙大国际联创中心、长三角未来技术研究院(鹃湖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宁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浙大国际校区内建设11个国际研究中心,在校区外的鹃湖科技创新园入驻多家浙大系研究中心,已经成功与5家海宁本地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创新“招院引所”模式,落地包括中科院在内的先进半导体与智能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等多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塑造新兴产业集群。依托浙江大学国际校区规划建设23.3平方公里的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主导布局泛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海宁“142”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44.1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0%。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29.1%,数字产业化发展评价列浙江第七位。浙大与海宁开展全方位的校地校企合作90余项,有效地支撑了海宁的科技创新,2021年,海宁市入选年度科技创新百强县,位居全国第七、浙江省第一。

优化人才引育生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产业生态、政务服务、品质生活、人文交流等重点环节,全力打造国际化生活品质和营商环境。根据国际人居理念,建立“一套城市双语标识系统”,推进“一所国际合作学校”“一家国际酒店”“一条国际风情街”“一个国际医疗中心”4大项目建设,构建“类海外”品质生活环境。在国际校区周边建设国际化社区,提供964套住宅供校区教师选择,配备高级人才公寓保障校区师生居住用房。环球贸易中心(国际酒店)、国际学校项目主体已全部结顶。建设“潮城英才之家”人才服务综合体,成功争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长期居留审批权限,设置外国人来华一件事专窗,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设立“外国领馆官员走进海宁”“传统文化体验日”等活动,加速海宁本土文化与大学国际文化兼蓄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18年以来,浙大妇院、浙大一院先后托管海宁市妇幼保健院、海宁市人民医院,浙大二院、邵逸夫医院、浙大儿院等积极与海宁多家医院开展科室合作,浙大国际医学中心、浙大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海宁分院等项目有序推进,有效提升海宁医疗整体水平。完善融杭交通路网,杭海城际铁路已于2021年6月正式运营,杭海城际西延、下沙至长安城际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海宁段开工建设。

浙大海宁模式的实践启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科教产城融合发展,形成创新要素有序集聚、有效配置和充分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浙大海宁模式为深化校地合作、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创新深化,强化高教强省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健全完善高教强省建设与区域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优化高教资源布局,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具备鲜明本地化特色的教育体系,推动校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展开产学研深度融合。其一,持续深化“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政产学研用创新协作新模式,持续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开展科研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完善揭榜挂帅制,将合作成效纳入新一轮高教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绩效考核中。其二,推动浙江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等与各地建立结对机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施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方案,形成多区域、多层次、多目标的校地合作新格局。其三,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探索“一事一议”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工程类院系整体搬迁至“415X”产业集聚核心区,支持围绕高校周边建设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理配置产业、商业、公共服务等业态,形成“大学+”共生生态。

改革攻坚,大力发展“科创飞地+人才飞地+产业飞地”模式。进一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发展和完善“飞地”模式。其一,鼓励支持县市区与浙江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合作建立“飞地科技园”,通过优势资源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其二,鼓励各地探索“人才飞地”“产业飞地”,推动在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建立人才大厦,实行省级统筹、各地推荐、属地政府提供配套服务的联动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杭州、宁波两大都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同频共振。其三,推进深化人才人事、绩效工资、国资进入退出政策改革。完善柔性引才聚才机制,健全在科技咨询、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议价薪酬、异地工作等高层次人才聘用模式。探索校地“双聘”制,将实质推动“飞地”发展的高校、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单列,不受所属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其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人才科创集团、科学城等,一方面,为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研创新能力的“硬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专业服务,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整合散落在各部门的人才引育留用服务职能,构建“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服务”全链条综合服务平台。

开放提升,塑造国际化创新发展新动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集聚国际化高端要素资源,构建省地县协同联动的创新发展生态。其一,以我省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为引领,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指导支持各地参与重大强链补链项目全球精准合作计划,共建一批国际重大科创平台载体和协同创新联合体,布局一批海外创新孵化创新中心,精准引进具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推进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汇聚。其二,推动打造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高水平打造一批文化对外开放品牌,常态化开展重大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全面提升高水平开放质量。其三,建设有利于知识生产传播的城市创新功能区,打造“类海外”品质生活环境,完善国际化服务体系,创新国际文化交流机制,打造一批国际化标志性成果。其四,创新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革,加大公共服务多元化保障,实现制度型开放再提升。

数字驱动,构建区域创新发展整体智治体系。全方位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扩展区域创新“软边界”,系统构建区域创新整体智治体系。其一,推动多跨协同,加快全面贯通,整合人才、专利、企业、高校等各级各类创新要素基础数据,推进跨部门、跨系统、多业务的综合集成创新,构建“数据驱动、精准定位、过程评价”的整体智治体系,完善区域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源互通、成果共享机制。其二,推动建设区域创新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通过前沿算法深度挖掘探索创新要素耦合、调试、协同模型,推进数据开放共享,驱动创新要素区域内区域间精准流动、有序集成和高效配置。其三,探索构建过程性区域创新评价体系,在注重研发投入与人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等传统指标的同时,探索衡量区域创新发展人才红利、产业链创新链韧性、与国家重大战略契合度等发展性指标,为精准补齐区域创新要素短板、合理布局区域创新链、科学制定区域创新发展政策提供平台支撑。

全文转载自2023年11月6日《浙江日报》:加快推进科教产城融合发展——以海宁与浙江大学共建国际联合校区的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