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UI举行新聘教师入职仪式

2020-08-03

 9月16日晚,ZJUI在海宁国际校区书院多功能厅举行了新聘教师入职仪式,仪式由执行院长Philip Krein教授主持,院长李尔平教授向Thomas Honold教授等5位新聘任的教师颁发了聘书,并对新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入职仪式后,ZJUI行政团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分工,纷纷表示将会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努力保证学院日常教学工作的稳步运行,逐步做强做大联合学院。已移除图像。

功能高分子国际研究中心”朱宝库团队成功开发抗菌杀毒窗纱并实现在海宁规模化生产

2020-06-24

2020年6月20日,“抗菌杀毒材料与防疫技术交流会”暨浙江经都“富瑞斯防病毒窗纱新品发布会”在海宁市举行,首个入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的科研团队——功能高分子国际研究中心朱宝库教授课题组与浙江经都签署了技术合作战略协议。

在线抗疫,第十期鹃湖沙龙成功举办

2020-04-11

2020年4月11日,第十期鹃湖沙龙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成功举行。来自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Dr. Ke Du带来了题为《用小型系统对抗致命传染病:从单一分子"闪烁"到"细菌免疫学"》的讲座。来自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和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ZJUI)的二十余位师生,以及来自海宁的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沙龙。

 

Dr. Du以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快速传播为切入点,介绍一种使用自动微流体装置和光流体纳米传感芯片的埃博拉病毒无扩增检测方法,与qPCR技术进行了应用限制、成本、时效及准确性的对比,引发了师生们的思考。此外,Dr.Du还介绍了一种用于快速、敏感和全溶液阶段病原体诊断的新兴技术,以及使用可变形的纳米筛设备从体液中快速分离、浓缩和提取抗药性细菌进行比色分析研究。

Nature Photonics 报道浙江大学陈红胜教授和李尔平教授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究成果“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智能隐身器件”

2020-03-24
3月24日,光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在线报道了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2017级博士生钱超和其指导教师信电学院陈红胜教授及李尔平教授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究小组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智能隐身器件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科研立项

2020-02-24

近日,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执行院长,国际知名分子传染病学专家英国Susan Welburn教授获“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基金”应急科研立项。

该基金由浙大联合校友企业拼多多共同设立,基金总规模为1亿元人民币。此次捐赠款项将专项用于支持病毒感染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治,尤其作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支援保障和科学研究等的使用,包括为疫情严重地区医院配置医用物资,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医护人员,以及用于病毒感染及危重症医学防控研究等。

Welburn教授申报项目为《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临床和社会流行病学分析的新诊断方法和治疗工具的研发》,该项目的关键创新在于将围绕着PhIP-Seq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库大规模鉴定血清或血液中的抗体和潜在抗病毒药物。

共同参与项目的有: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华盛顿州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健康研究中心教授Kevin Bardosh等。借此机会,我们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迎接21世纪出现的“大健康”流行病的挑战,携手打造一个强大的健康网络以克服重重危难。

本次,多家单位跨国度牵手,在项目里凝聚力量,以科研创新造福社会。我们坚信科研将看顾社会健康,知识能保卫人类生存,盼疫去春来安常在。